苏丹港 文化及故事

2016-12-19
130
一、苏丹港口简介

中文名:

苏丹港

港口代码:

SDPZU

港口性质:

海港

港口缩写:

PSU

港英文名:

PORT SUDAN

所在国家:

SUDAN

航线:

红海

港口类型:

Seaport

经纬度:

19 ° 37'0"N,37   °14'0"E

时差:

-2:00

锚地:

WINGAT 立标南

泊位吃水:

12.19





苏丹港,东北非苏丹民主共和国的大商港。位于该国东北红海岸,东北至沙特吉港160海里,西北至苏伊士港780海里,东南至亚丁港660海里,港口处在红海向陆岸凹入的小峡湾内,湾西北岸较浅为小船码头;海洋船码头分布在海湾的东岸和南岸,码头线总长2446米,码头上均有铁路相连。东岸是杂货、集装箱、客运等码头区,总计10个泊位,水深冬季9.4-11.5米,夏季8.8-10.9米。南岸即第15-18号泊位为谷物、石油、煤炭等散货码头区,水深冬季11.5-12.19米,夏季10.9-11.0米。全港年吞吐400万吨左右,进口粮食、石油、煤、食糖、工业品、百货等,出口阿拉伯树胶、棉花、芝麻、花生等农土特产品。港市沿海湾分为西区、南区、和东区。

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有14个,岸线长2381m,最大水深12m。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可移式吊、装煤机、叉车、拖船及滚装设施等,其中可移式吊、最大起重能力为54吨。港区有库场面积达17万平方米,筒式粮库容量达5万吨,码头最大可靠达3.5万载重吨的油船。装卸效率:原油每小时装1000吨,每小时卸 2800吨。大船锚地水深达25m。年货物吞吐量约800万吨。主要出口货物有花生、皮张、棉花、油饼、瓜子、棉籽、牛、羊及石油制品等,进口货物主要有粮食、原油、棉织品、铁器、麻、茶、面粉、糖及杂货等。在节假日中独立日、拜兰节、穆罕默德新年、革命日及圣诞节不工作,其它所有假日均可加班。

宁波到苏丹港的班轮推荐:

SAF 船期:2/3  5/7  TANJUNG PELEPAS 中转 33天到

SAF 如今已是航运贸易界熟知的南北贸易航线和非洲航线的班轮公司,在国际商业和海运领域中是一个受尊敬的著名品牌。SAF 在非洲市场有比较强的市场份额,并且一直以来,在这条航线上,SAF航程快,口碑好,目的港服务好。市场所占份额一直保持宁波港不错的货量,仓位有一定的保证。




二、苏丹的饮食文化

苏丹是非洲最大的国家,面积是中国的四分之一,由于其国家幅员辽阔,地理位置奇特,既有北部的戈壁沙漠,更有南部的热带雨林,同时还是红海沿岸国家,因此苏丹被称为微缩了的非洲。另外,这个国家同时兼具阿拉伯文明和非洲黑人特色,全国600多个民族在彼此隔阂中共容,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曾经的殖民文化与苏丹本身这种混杂的文化又交织在一起,造就了苏丹饮食文化的多元和特色。    

好客并注重仪式是苏丹饮食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和其他阿拉伯以及非洲国家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例如没有那个国家像苏丹人那样认真的为客人准备咖啡。他们会从东部山区采摘咖啡豆,并把豆子放在架在炭火上的陶盆里翻炒,接着在丁香木制作的捣米槽中把炒熟的咖啡豆碾成碎末。煮咖啡时,那些妇人会把咖啡煮的飘香为止,之后用滤网过滤掉豆渣,并佐以姜末或者香草,最后倒入精致的、带有阿拉伯风情的小锡壶里,待一杯融合阿拉伯和黑非洲味道的原生态咖啡端在您面前时,恐怕您即便是神仙也不会拒绝!

在苏丹,如果您是贵客,热情的主人会杀羊给你吃,我还看到一些重要人物到访什么地方,主人或者当地百姓还要当面宰杀牛羊以示隆重欢迎。    

苏丹喜吃羊肉和鸡肉,米饭和面包是主食,其中值得对苏丹面包多说几句。在苏丹,大家爱吃的面包有好几种,首先是在阿拉伯世界流行的Khubz,就是中国新疆的馕,看来好吃的东西大家都喜欢;其次是在中东、北非流行的死面小薄饼,被称为Kisra,他有碗口大小,有些发涩发硬,但刚出炉的还是蛮好吃的;再次就是发面的、厚一些的gurrasa,他大小和Kisra差不多,就是厚很多,我想是发面的原因;还有三种来自外埠,一是法式的长面包,但苏丹人烤制的没有脆皮,味道也差,同时他们还大量放糖;而是英国的小园面包,但也改进成苏丹特色,基本没有黄油;还有类似煎饼的omelette。    

另外苏丹人可吃的蔬菜品种没有中国多,在大街上见得最多的是洋葱、西红柿、硬皮黄瓜和胡萝卜,但这里有从美国引进的秋葵,这个东西很有意思,并被苏丹人广泛种植,老侯前面专门介绍过的,据说有壮阳功效,一般在苏丹,秋葵和羊肉一起烂炖,这种粘粘糊糊的食品被当地人称为Bamia;如果把牛肉末塞入西红柿蒸熟,就做成了被称之为Maschi的“柿夹肉”。

向其他阿拉伯国家一样,在苏丹北方,水果要削皮、切成碎块并混合制成水果“粥”,这是苏丹正餐后的甜品。另外苏丹的家庭主妇还常常会烹制一种叫做Creme Caramela的甜品。

同中国人一样,苏丹人喜欢饭后喝茶,而且最意想不到的是苏丹人也把茶称为“Chai”,我想莫非是当初郑和下西洋,不仅把茶带过来,连名称也给了这些非洲人。但一想也不对,因为苏丹人称呼中国人为“Qin”,和郑和的朝代不一样呀!咳,就当茶是从陆上丝绸之路穿越红海过来的吧!但是苏丹喝的茶大部分是红茶,而且是极细的粉末茶,也要用开水煮,之后过滤,加糖、加姜末或者其他诸如薄荷一类的香料,味道倒是不错。





三、苏丹国家博物馆

苏丹国家博物馆建立于1971,是苏丹最大的博物馆。两座大型石雕放在展览厅的门口,有很明显的埃及痕迹。展览厅入口处挂有一副很大的苏丹考古地图,很多考古工作是在法国人的帮助下完成的。

苏丹国家博物馆分为两层,一楼展出的主要是古埃及时期的文物,也包括苏丹历史上尼罗河流域几个重要的时期的文物;二楼展出的是古代基督教壁画,壁画馆光线的设计很专业,柔和的光线从屋顶的圆孔中泻下,正映在壁画的关键部分。在周围暗淡的环境映衬下,更突出了壁画的精髓,虽然多数壁画因为年代久远或宗教斗争的原因,已经残缺不全了。从展览厅的二楼,可以看到博物馆前半部分的整体布局。

 博物馆大院内还有三个玻璃房子,每个玻璃房子中各保存一座神庙。这些神庙原来位于苏丹北部靠近埃及边界的尼罗河两岸。由于埃及在上世纪50年代修建阿斯旺水库,为了保护这些神庙不被上涨的河水淹没,所以对它们实施异地保护,被化整为零搬迁到喀土穆,然后按原样拼装起来。圣庙中有精美的彩色壁画和象形文字浮雕。此外,博物馆里有很多带有埃及味道的小型雕塑。


四、麦罗埃岛考古遗址

麦罗埃岛考古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s of the Island of Meroe)是一处位于尼罗河与阿特巴拉河之间的半荒漠景观,这里曾是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4世纪间兴盛一时的库施(Kush)王国的中心地带。遗产由位于尼罗河边麦罗埃的库施王城、其附近的宗教遗址纳加神庙(Naqa)以及狮子神庙(Musawwarat es Sufra)所组成。


麦罗埃岛曾是占领埃及近一世纪的统治者发号施令的地方,至今还拥有金字塔、神庙、民居建筑以及大型的用水设施等大量遗迹。庞大的库施帝国一度把疆土扩展到地中海以及非洲心脏地带,它所留下这一遗址也因此见证了上述两个地区在艺术、建筑、宗教与语言上的交流。

Archaeological Sites of the Island of Meroe 必去理由:苏丹最新增加的世界文化遗产 景点所在大洲: 非洲【Af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苏丹[Sudan] 景点所在省、州:尼罗省 [River Nile State]